按照湖北省交通運輸廳“以物流園區為核心、物流中心為骨干、配送中心為基礎、農村物流站點為補充”的物流基地建設思路,各地交通運輸和物流發展部門在積極推進交通物流園區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實現城鄉對接,加快農副產品、農資、生活用品流通。
去年初,丹江口市武當萬里運輸公司涼水河交通物流綜合服務站、恩施州建始永昌物流貨運有限公司紅巖農村物流配送站先后正式掛牌成立,為全省建立更多的農村物流綜合服務站點做出了示范。
去年7月,總投資1300多萬元,集農村客運、貨物集散、倉儲服務、農副產品交易、綜合信息發布以及聯接貨運中心與村級服務站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長陽資丘鎮山區農村交通物流綜合服務站正式投入運行。該站按照統籌規劃,集中投資,避免重復建設的思路進行建設,充分發揮了交通部門縣級貨運中心及鄉鎮綜合服務站、郵政部門郵政所及村級三農服務站、商貿部門萬村千戶農家網店、供銷部門鄉鎮供銷社及村級綜合服務社的優勢,“四點合一”,進一步探索了整合資源推動農村物流發展之路。
今年3月,襄陽市首家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南漳縣東鞏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投入運行,該服務站位于東鞏鎮星文路郵政營業廳,擁有近100平方米的專用倉儲用房和200平方米的倉儲配送場地,為東鞏及周邊鄉鎮近20萬人和相關企業提供集客貨運輸、農產品運輸、小件快運、農資配送、物流信息等為一體的綜合物流服務。
羅田縣交通部門以九資河五級客運站為基礎,實施農村綜合服務站的升級和改擴建工作,開展農村物流配送業務,開創了農村綜合服務站“以站帶商、以商補站”發展之路。3月29日,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與管理養護現場會代表參觀該站,得到代表們的肯定和認可。
按照今年的工作安排,全省各地都將選擇1-2家農村五級客運站開展農村物流試點,拓展提升其服務功能,使其成為具有農產品集散、中轉配送和信息化服務等多功能的農村綜合服務站。同時,交通運輸部門將重點加強與郵政部門合作共建,構建滿足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城鄉物流配送體系,培育和引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的物流企業。